文章
  • 文章
搜索
首页 >> 新闻 >>校友新闻 >>应华亮校友 >> 越秀杰出校友应华亮:逐梦田野唤醒乡村振兴
详细内容

越秀杰出校友应华亮:逐梦田野唤醒乡村振兴

微信图片_20220304115739.png

当前,全省统一战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,围绕忠实践行“八八战略”、奋力打造“重要窗口”主题主线,守正创新、砥砺奋进,积极助推共同富裕。柯桥区广大统战成员在助力共同富裕路上的好声音、好故事,感受广大统战成员与统战干部凝心聚力画出最大“共富”同心圆的决心与担当。

微信图片_20220304115744.jpg


微信图片_20220304115748.jpg

“流转土地500亩,租金支出30余万元;田园综合体雇村民50余人次,工资支出近60万元……”日前,记者来到柯桥区稽东镇大桥村“七竹公司”办公室,负责人应华亮正忙着核算公司的年度财务报表,一排排红色的支出项,换来的是村民实实在在的收益。

共同富裕的“关键密码”是人才。作为柯桥区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的柯桥区稽东乡贤应华亮,揣着一份沉甸甸的乡愁,聆听、抚触并呵护乡村最柔软的心跳,播种着年轻一代的梦想和希望。他说,甘愿用自己一步一个脚印的言行小“支点”,撬动家乡美丽乡村振兴的大产业。

微信图片_20220304115753.jpg

返乡创业 新业态让农业更有奔头


“华亮想法多、思路新,带我们发展乡村振兴,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。”说起乡贤应华亮,稽东镇大桥村村民无不称赞有加。2018年初,满怀振兴家乡的梦想,应华亮联合其他6位乡贤,合伙创立了绍兴七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,立志为家乡摘掉“经济薄弱村”的帽子。

如何植入新业态,让农村更具可能性?作为大学教授的他以专业思维,探索出一条盘活闲置资源的路径。通过以村民土地入股的方式,流转废弃山林和田地,种上经济作物,也让村民从打“零工”变为在“家门口”就业。

“向生态要财富”是应华亮和他的团队早就明确的一条发展路径:先是大刀阔斧上马一批时间短、见效快的生态种植养殖项目“保底发展”,已在农家乐、民宿以及种养项目上投入资金近千万元,在3到5年内,打造集民宿、餐饮、休闲、农业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项目。“我的理想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,尽快让村民们富起来。”应华亮说。

“我10多年没有回来了,茶山都荒掉了。现在‘七竹’公司来租茶山开发,不光自己增收,今后还能替村集体赚钱。”村民余少苗说。据了解,目前,“七竹”公司已流转村民土地500多亩,在荒山上开发果蔬种植业、养殖业,同时发展民宿业,四年来,已为当地村民提供稳定就业岗位130多个,支付劳动报酬500多万元。同时,公司还利用现有民宿客流量,创新推出“石苍山”等农副产品品牌,用于“吆喝”周边农民和自家农场的土特产,如土鸡、冬笋、特色酱醉制品等。

看得见希望,望得见乡愁。随着公司慢慢打开局面,村美民富的图景照进了现实,大桥村也一跃成为3A景区村。“我生于农村、长于农村,对农村有着深厚感情。我希望用这种新业态,激发农村的更多可能性。”应华亮这样说,“作为村里的先行者,努力多探索点办法、积累点经验,带动村民一起来做,一起享受绿水青山带来的生态红利。”

1646366435665695.jpg

厚植情怀 新思路让乡村充满希望


在稽东镇官培溪旁,一座废弃的老茶厂枯木逢春,被改造成了时尚温馨的“榧香书舍”。推门而入,只见屋内空调、WiFi一应俱全,还配套了自助借还书机、电子阅览器等设备,运营以来,书房人气不断攀升。

应华亮正是这家书屋的运营人。“积分兑换奖励”“书舍英语角”“请外教到书舍”……一件件、一桩桩,无不渗透着他的心血。“其实,闲置资源激活,不仅仅是几幢农房、几亩农田的事儿,它最终指向的,是乡村和人的全面发展振兴,是丰富百姓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源头活水。”在应华亮眼里,共同富裕,离不开文化振兴,特别是农村教育的提升。为了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,他在稽东镇中心小学捐赠设立了奖学金,鼓励学校营造阅读氛围。

与此同时,在应华亮的努力下,稽东镇第一家书屋“榧香书舍”正式开门迎客,书舍总面积600余平方米,馆藏书籍13249册,让村里乃至全镇的孩子在课余时间有了好去处。他还与其他青年开设无偿“三点半”作业辅导课堂、英语角、趣味读书会等,尽自己所能拓宽孩子们在课堂之外的阅读空间。“孩子们很喜欢,到了饭点都不愿意走了。”效果很明显,2021年,稽东榧香书舍入馆参观人数近5万人次,举行各类活动50余场,参与活动人数近2000人,发起青年之家云平台活动47场,志愿汇活动28场,借还书籍量达到9630册。

新农人,新征程,新希望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智能化时代的到来,乡村振兴的内涵亦在不断丰富。“我们现在做的,正是通过建设美丽乡村、运营美丽乡村,最后共享美丽乡村,让古老乡村成为有奔头的地方、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,让山间田野成为共同富裕的希望之地。” 稽东乡贤应华亮如是说。


1646366459574246.png



技术支持: CLOUD | 管理登录
seo seo